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引领行业新趋势:丁汉院士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的精彩演讲
作者: 发布:24-04-11 09:49:31 点击量:
  

4月9日至10日,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在北京市海淀区成功举办。

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下,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携手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联合主办了此次盛会。活动以“竞逐人形具身万亿赛道·重塑未来产业新纪元”为主题,探讨人形机器人与智能融合发展新机遇。超200位人形机器人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围绕四大专题活动展开精彩报告,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200余名行业人士共襄盛会。

我中心负责人丁汉院士发表了题为《机器人未来技术研判》的演讲。丁汉院士深入剖析了当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他表示,人形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好和柔性高等优点,适合低精度、低负载、高柔性、高协作、复杂多任务的场景,主要在军事应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和家庭服务等领域。目前人形机器人离场景应用尚有距离,但基于大量科研攻关和技术研发,未来将有理想的产业机遇。人形机器人智能技术程度由低到高分为本体智能、空间智能和通用智能。硬件系统包括机械本体、传感系统、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整体产业链仍不成熟。人形机器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硬件水平至关重要。本体智能中核心技术-通用抓取,灵巧手结构设计、触觉传感抓取规划依赖于新结构、新材料、新算法的发展。模仿人达到敏捷快速、响应灵活、动作多样、适应顺形自如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迈向通用化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在环境智能复杂空间通行,规划实时性和可靠性差,算法的瓶颈急需加强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理论研究。

人形机器人需要政府引导、企业探索、全产业链协同、高校研发投入、专业人才加大培养,形成政产学研用,贯穿研发、孵化、转化、投融资服务等关键链条,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推动人形机器人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丁汉院士的见解为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形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此外,丁汉院士、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王继宏、立德机器人平台CEO 潘月、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合创始人陈晓东五位共同上台启动“Leaderobot 2024年度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评选”,并宣布立项。该评选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设立3个类目,10大奖项(含榜单),意在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行业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