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础科学中心研究进展研讨会召开
作者:黄永安 曾欢 发布:24-06-07 17:50:55 点击量:
  

6月5日,“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础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中心”)研究进展研讨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项目研究工作进展和计划”为主题,项目骨干成员丁汉院士、高亮教授、尹周平教授、彭芳瑜教授等,及主要青年骨干成员等50余师生参加了会议,18人汇报了研究工作进展和计划。

丁汉指出,“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研究已过半,很快将迎来中期检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科学中心前一阶段的工作紧密围绕机器人化加工的灵巧性与形性调控、机器人化加工多模态感知与行为顺应、人-机-环境共融与制造系统进化三个科学问题,从机器人加工动力学行为与测量一体化、大型高性能构件机器人化制造、大面积功能结构机器人化制造、动力部件复杂曲面机器人加工和机器人化制造知识学习与系统进化五个任务开展研究,五大任务既深入又有交叉协同。机器人化这个概念在将来是无所不在的,随着人形机器人、传感器等各种技术的突破,机器人化智能制造的概念也会更加深入。

科学中心18位报告人围绕科学中心三大科学问题和五个任务,分别进行了5个工作报告和13个学术报告的汇报,骨干成员们对每个研究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建议大家要紧扣前瞻性、引领性和实用性,并对下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会议最后,丁汉总结了目前科学中心的整体进展,需要重点从基础理论深度、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能力、发表论文质量和水平、人才培养和教学协同四个方面下力气;表达了机器人化智能制造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但是还需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引领性;技术和装备的应用还需要结合重点型号形成批量化应用,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尹周平结合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学院,从平台支持方面进行了总结。黄永安从科学中心的重点方向、成果现状、经费使用、重点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并要求相关进展需要在科学中心网站进行发布和分享。

科学中心项目自立项以来,发表了一批高水平期刊论文包括Nature、Science Robotics、PNAS、NC、IRO、IJRR等权威期刊;为机器人化智能制造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在商飞、中航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船重工、中国电科、三峡电站等单位形成了应用和示范;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特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牵头举办了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高端制造前沿进展”第五届雁栖湖会议;研究团队成功入围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名单。

(摄影/曹术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